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文化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 关键词  

  • 春节祝福短信
  •   1、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的熏
  • 佛教拜年短信
  •   篇一  1、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离心,多闻是领
  • 警示世人
  • 是心作佛;心心相应。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 空有三义
  • 空有三义:世间空、科学空、佛家空。世间空也叫相对空,即五根相对无着

学术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专题

一种人生观:人生皆苦

发布时间:2012-09-14 11:23:52 作者:当代佛教

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相同,或乐观、或激进、或低调、或张扬,而佛教所阐述的人生观大义为人生皆苦。

 

人人都期望生活在快乐之中,希望每天高兴、顺心。但天不遂人愿,不顺心的事总会萦绕在我们左右,令我们烦恼痛苦。而这痛苦竟是不分时间、无论贫富的。那句话说得好:平民之望为皇帝,殊不知皇帝之望为平民。看来从天子到平民,痛苦都是生活的一大部分。

 

我们渴望快乐,那什么是快乐呢?我们追求幸运,幸运怎样获得?我们预感到痛苦或看到他者之苦,并体会到非预料性的快乐,这便是幸运。比如我们因考试的成功而快乐。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们快乐的根源是只不过是比那些处于痛苦边缘的考的不理想的人成绩高而已。实际上就像叔本华所说:“在任何不幸与烦恼中,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这一点。这种安慰的方式,在每个人内心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安慰法实在是人人都能做到。但我们跳出人类这个大圈子,俯视整个人类,我们会发现,这是人类多么可悲的命运啊!”

 

  佛典中常说:人生是一大苦聚。不谋而合的是不论中国抑或是西方哲学,许多思想都对苦情有独钟。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叔本华的悲观论点十分赞同,认为“除以生受苦难为生活之目的外,人生概无他目的可言。”汤用彤也在《理学、佛学、玄学》中谈到:“婴儿呱呱之后,其心无一日不劳,其体无一日不动,其志无一日不摇,其灵无一日不昏,劳也,动也,日甚一日而人日惫。仰而思,思伐人之心志,斫人之体力;俯而视,视夺人之灵魂,驱人之体魄;就地而卧,卧有梦其梦也……”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能找到对苦的人生观的揭示,只不过孔孟之道以苦乐为警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佛陀之法化苦乐为尘埃,所谓妄生分别皆无色相。

 

  我们生活在这世上就是要享受痛苦,而佛教中的苦乐观正是以这苦的享受为基础的。佛教是一种实践的人生观,它是从人实际的原始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出发,它体例人生,终得到人生皆苦的论点

 

佛教无上的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它是佛教不可动摇的基础。这苦谛便放在了第一位。它是佛法存在的原因。佛教为什么把苦作为人生意义的判断呢?因为它是生活的真相。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苦确确实实是人生的主题。

 

佛教中苦的分类有许多种: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八万四千苦……简要对三苦和八苦做以叙述:

 

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

 

1、所谓苦苦是指生理上的痛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痛苦,比如生病时头晕脑胀,打架时鼻青脸肿等等;

 

2、坏苦是指心理上的痛苦,或者说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比如家人朋友的去世、同学关系不合抑或是被女朋友甩掉。

 

3、行苦,顾名思义,行走的苦、流动的苦,种种幸福快乐迁流变异不能长久与我们相随,最终消失于无形,这种痛苦是十分细微的难以体味的痛苦。

 

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1、生苦:婴儿呱呱坠地便号啕大哭,便是因为生之痛苦。十个月的子宫内的黑暗生活已然把孩子折磨的不成样子,而穿越狭长的阴道获得这生命的过程,痛苦更是可想而知。

 

2、老苦:谁不会衰老?谁不会虚弱?随着人年纪的增大,记忆力衰退、疾病缠身,即使科学再发展,也不可能造出那长生不老药,又怎么可能拽住时间的绳索不让它前进呢。

 

3、病苦:这个好理解,有病谁不痛苦,比如最近我得的这小小中耳炎就闹得我痛不欲生。

 

4、死苦:死是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欲望、有这生未完成的心愿,谁会甘心就这样草草死去?

 

5、爱别离苦:俗话说,人生有三不幸,少年丧父、青年丧偶、老年丧子,说的就是这爱别离的极端情况。这种痛苦无需解释,是我们能体会到的。和自己所爱的人分别,这又是人这一生不可避免的,唉,痛苦啊!

 

6、怨憎会苦:相对于上一条,和所爱的人分离就够令我们撕心裂肺了,而这老天却偏偏安排一些我们怨憎的人和我们相遇,这真令人无奈。

 

7、求不得苦:我们有欲望,而我们的欲望又是不可能都被满足的。正所谓:山谷易满、人遇难平。有欲望不被满足自然是痛苦的。

 

8、五取蕴苦是最难理解的痛苦。五蕴: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取:对……的执著追求。我们执著于五蕴,而五蕴是变化的流动的不易捉摸的,我们正是在这追求与流动的过程中体会这痛苦。

 

由此可见,这苦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且无可避免。那我们苦的源头是什么呢?从四圣谛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苦是人生的结果而非原因,而苦谛之因便是集谛。集,聚集。正是来自人们内心的欲望之火点燃了痛苦的导火索。有欲就有求,有求就有不得,有不得就有痛苦!所以解决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无欲”,而“无欲”绝对不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诚然,这是我们期望的理想境界,无忧无虑、潇洒快乐,但我们做不到。因为人生皆苦。为什么悲剧比喜剧更有震撼力呢?原因是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充满困苦灾难的世界里,而欢乐仅仅是苦难的插曲,是生活中的灵光一现。与苦难常相随的悲情却总是在不知不觉降临。何乐可言?人生在世总是无奈地承受各种各样的劳苦愁烦的煎熬,就像佛教给这个世界的定义:无涯的苦海。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9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